燃煤锅炉生成的NOx主要由NO、NO2及微量N2O组成,其中NO含量超过90%,NO2约占5~10%,N2O只有1%左右。NOx理论上有三条生成途径:
燃料型NOx,燃料中的氮化物在煤粉火焰前端被氧化而成,所占NOx比例超过80~90%;
热力型NOx,助燃空气中的N2在燃烧后期1300℃以上的温度下被氧化而成;
瞬态型NOx,由分子氮在火焰前沿的早期阶段生成,所占NOx比例很小。
利用煤粉燃烧过程产生的氮基中间产物或者往烟道中喷射氨气,在合适的温度、气氛或催化剂条件下将NOx还原,这是燃煤锅炉控制NOx排放的主要机理。由此衍生出炉内低NOx燃烧(简称LNB)、炉膛喷射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(简称SNCR)和炉后烟道喷射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(简称SCR)等等多种脱硝工艺和技术,本文简单的对各种工艺和技术做下对比和分析。
序号 脱硝工艺 适用场地 优缺点 脱硝效率 投资
1 SCR 排气量大,连续排放 二次污染小,净化效率高,技术成熟,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80-90% 较高
2 SNCR 排气量大,连续排放 没有催化剂,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少,脱硝剂用量大,二次污染,难以保证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 30-60% 较低
3 液体吸收法 需要处理的烟气量非常少的情况下适用 工艺设备简单,投资少,有些方法可以回收氮氧化物,副产物不易处理,不适用燃煤锅炉 低 低
4 微生物法 适用范围较大 设备简单,能耗和运行费用低,无二次污染,微生物环境条件难以控制,技术水平较高,暂处于研究阶段 80% 低
5 活性炭吸附法 排气量较小的情况下适用 同时脱硫脱硝,运行费用低,吸收剂用量大,设备体积大,一次脱硫脱硝效率低,再生频繁 60-80% 高
6 电子束法 适应范围大 同时脱硫脱硝,无二次污染,运行费用高,技术含量高 70-85% 高
本文由:火币交易所 提供